天涯书库 > 新媒体革命2.0:算法时代的媒介、公关与传播 > 在信任经济的市场里建立信任 >

在信任经济的市场里建立信任

信息世界里的欺骗、隐瞒、不实消息,和真实物理世界里的假货一样多。

2013年4月15日,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发生后,迅速成为社交网络上的热点事件。一位Twitter用户发现,Twitter在灾难发生后的头五分钟效果最好,12小时后效果最差。

社交网络既能够迅速扩散传播信息,也会让谣言发酵。“这是一把双刃剑,”市场研究公司 OpusResearch 高级分析师格雷格·斯特灵(Greg Sterling)说,“它既可以加快信息的获取速度,但也可能煽动公众情绪。”

比如事件发生后,Twitter 上很快传出警方关闭手机服务避免远程引爆的消息,但这条消息最终被证伪。还有居心叵测的人也对 Twitter加以利用,一个名叫@_BostonMarathon 的账号承诺,用户每转发它的消息一次,它就会向受害者捐赠1美元。但此事很快被揭穿,这其实是一个假冒的波士顿马拉松赛组织者的官方账号。

没办法,制造不实消息的“犯罪”成本比鉴别和批驳的成本要低太多。而且谣言一日能传千里,澄清声明则难以出门。一个原因是谣言总是更有“时效性”。

虽然社交网络自身具有一定的自我纠正机制,任何人都可以对事实进行调查,只不过它不可避免地总是迟滞。

信任本身已经成为信息世界的稀缺物。如果能提供一种解决方案,甚至将之变成一种商品,显然将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比如像果壳网做的那样,它提供的是信息爆炸时代仍难以或缺的东西:真相、事实和科学。这类内容极易建立信任,是能够长寿的媒体。

信任与否,将成为我们未来阅读的后台过滤原则之一(另一个是有用性)。在我们身处的社群中,相关性是第一道信息过滤门槛,非相关的信息将不会被转发和引入。而后那些受信任的人将被用户“订阅”,他发布的信息才会进入我们的视野。当我们在订阅名单中增加或者移除成员时,就相当于在调整我们对网络新闻和消息的信任度和喜好度,比如你在 Facebook 上不再关注某人,或者在微信里悄悄地点击“不看他的朋友圈”。

因为我们将这样取舍信息,所以,企业或媒体在做社交传播时,所谓意见领袖的订阅人数已不是关键指标,而是其受信度。社交传播会出现断点,所谓谣言止于智者,信息也会止于不受信任的人。

从某种程度上说,机器可能比人更容易获得信任。因为它有运算几亿次也不会出错的可靠性保证。比如今天的证券信息,印在报纸上的股价即使经过人工校对,也有犯错的时候。但由机器提供的信息则肯定准确无误。你能想象吗?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更信赖由机器生成的新闻,而不是由记者完成的报道。就像我们起初不信任ATM机而习惯于在柜台办理银行业务一样,但很快地,ATM机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相信,未来将有基于信任经济基础上的新商业形态诞生。

千年以来,商业的本质都是建立在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不信任基础上的,所谓“买家不如卖家精”,在双方博弈的状况下达成交易。如果市场缺乏外部性监管,更是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

但互联网正在消除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缺隙,也在为每个人建立信用记录档案。可信度高的人不仅是社交网络上的宠儿,而且无论他是购买或者销售商品,都将受到优待。就像淘宝上的五星级卖家的店铺生意会越来越好,差评的杀伤力越来越大。如今,只要你在支付宝上的信用分足够高,你可以无现金、无押金地享受越来越多的生活服务。

基本上,那些原本的生意基础建立在不信任之上的行业,都存在被荡涤的可能。比如汽车维修、家电维修、房屋租赁、住房装修……它们也是现实生活中让我们吃亏受气最多的部分。

未来,熟人关系比生人关系会更有商业价值。比如,基于熟人关系才能够完美实现个性化定制:你了解他的喜好,敢于让他参与到产品制造流程中,你敢于公布真实成本,他也会放心地信托于你。社交网络就是在帮助我们拓展人脉,建立人与人的强关系。而熟人关系的基石就是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