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人机平台:商业未来行动路线图 > 09 大众的勃兴 >

09 大众的勃兴

我希望,在我们的档案和未来的历史文件中,我们不允许等级森严、故作高深的技术传统凌驾于多姿多彩、如梦如幻的人类生活之上。

西奥多·纳尔逊(Theodore Nelson),2008年

在网络突然进入主流之前不久,作家罗伯特·赖特(Robert Wright)预言了其最重要的一个结论。在1993年9月13日发行的《新共和》杂志上,赖特发表了题为“美国之声”的文章,介绍初涉Usenet的体验。Usenet是按主题组织的一系列在线讨论小组,20世纪90年代初,它在用户友好方面做得不太好,上网本身很困难,稳定的宽带连接仍遥遥无期。尽管有这些障碍,赖特发现讨论小组仍是充满活力的地方。他写道:“大多数新闻群组的流量来自严肃人群的沟通需要,或者,至少是他们真正想要的沟通。虽然话语水平参差,但往往很高。”

赖特敏锐地点评了此后数年“百家争鸣”的在线讨论和文化的诸多方面,从易于发现共同兴趣到表情符号等。对于关心网络如何影响商业世界的人来说,他最重要的见解就是网络使得解答问题变得轻而易举。他当时提问:“为什么一组标准的高尔夫球杆不再包含2号铁杆?”48小时内就出现了几十种答案。

赖特为他的问题找到一个“合理答复”,[1] 同时得到一个观点:比回答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谁在作答”的现象。“网络事物改变的是交流的任何约束。距离不是障碍。种族没有关系。无论你是帅哥还是美女,都不影响你的受尊重程度……这确实导致了一种更自由、真正脱离肉身的精神交融。”

当年早些时候,当绝大多数人还懵懵懂懂时,赖特已经意识到网络世界的核心: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手段,将世界各地、各色人种的各种知识聚集在一起。而知识的大量收藏是有价值的,因为人们可以轻易地求教,从而变得更聪明。

人人即大众

要知道,以上知识观念本是图书馆的逻辑,而图书馆则是人类文明最古老、最持久的机构形式之一。它们由君主、教会、民主选举的政府和慈善家资助建设,通常拥有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由这些人选择、安置和维护馆藏。图书馆专业人员是我们所说的“核心”的一个绝好的例子,我们将它定义为前互联网时代居于主导地位的组织、制度、群体和流程。我们把话说在前头:核心没什么不好,也没有过时。我们俩一生都在使用图书馆并从中受益,我们对麻省理工学院的优秀图书馆系统感到无比自豪。

赖特预见到核心的替代方案行将出现,即使他未必预料到其发展规模和速度,我们将这个替代方案称为“大众”,并将其定义为网络及其伴生技术所激活的新参与者和新实践。今天的网络是一个由大众生成的图书馆,是一个巨大的、蔓延的、不断增长的、不断变化的图书馆。就像大众的方方面面一样,它由免费、完全和即时的数码经济学原理促成,实际上,它严重依赖这些原理。如果我们每次访问网络或为其添加内容时都必须付费,那么今天的网络将不会存在。

网络与现实世界的图书馆有区别,这种区别凸显了大众与核心的不同之处。首先,网络更大。人类历史上已出版了约1.3亿本书,其中约有3 000万册收藏在世界上最大的实体图书馆,即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会图书馆。相比之下,现代搜索引擎2015年可见的那部分网络已达大约450亿个网页之巨,可访问的私密网页数量更多。由于谷歌和其他机构的扫描工作,网络中现在还包括至少2 500万册图书的数字化内容。

在线世界还以许多不同的形式生成信息。图书馆通常有某种程度的专业分工,如书籍、地图、档案记录等分类,但网络无所不包,它涵盖了文本、音乐、图片、播客、视频、虚拟现实环境等。而且所有这些内容每时每刻都在增多。例如,仅网站YouTube就估计有8 000万个视频,而Facebook和其他网站上甚至更多。没人“负责”这一海量内容,没有任何人或董事会来决定是否需要增加一个共享照片设施,或者审批博客、Twitter或新闻推送的丰富内容。核心的特点包括政府机构、审批环节、具有正式否决权力的人和团体。对大众来说,虽然也有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信息经纪人,但是这类事情毕竟少得多。

不成规矩的规矩

大众没有核心那么守规矩,这是缺乏层级制度的必然结果。本质上,大众的分权化和不受控制是有意而为。这种结构促进了自由表达和创新,这是件好事。

但好事也有例外。大众不受控制的性质带来了两个难题。首先,不受控制的信息海洋由无数川流不息的信息小河汇聚而成,你很难从中找到想要的东西。

核心通过管理内容来解决这个搜索问题,即控制可见的内容并用人类智慧对其进行组织。因此,图书馆有采购部门和卡片目录,杂志有编辑和内容目录等。在网络发展早期,许多人尝试用类似方法来管理大众产生的内容。雅虎(Yahoo)公司名称的原意就是“另一家按等级组织的数据库”(Yet Another Hierarchically Organized Oracle ),而且,作为网络“卡片目录”的一个类别,作为一组由人类创建并维护的网站类别和子类,这个名字格外显眼。[2]

然而,随着在线内容持续呈指数级增长,雅虎及其同行举步维艰,许多观察家认为,网络即将(或已经)成为一个积重难返的无组织乱局。正如数学家兼作家约翰·艾伦·保罗斯(John Allen Paulos)在网络初期观察到的那样,“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只是所有的书都在地板上。”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来自内容本身。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还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读书时就认识到,许多(如果不是大多数)网页内容通过链接指向其他内容。归根结底,这就是蒂姆·伯纳斯·李把它命名为“网络”的原因。他们推测,这些链接可以用来构建一个包含所有网络内容的索引,在那里,一个给定主题的“最好”页面就是被最多其他页面所链接的页面。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建立学术声誉的方式,即关注哪些论文被其他论文引用的次数最多。佩奇和布林加了一个巧妙的抓手,他们计算被链接页面反过来链接了多少最初链接它的页面,如此往返,给出每一个链接的权重。

佩奇和布林开发的算法创建了每个页面的排名系统,它被称为“PageRank”(网页排名)。他们描述这种方法的论文的标题是“大规模超文本网页搜索引擎的解剖学”,该文于1998年4月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第七届国际万维网大会上被宣读。这对“双子星”于1998年9月在硅谷创建了一家公司,并把他们的方法付诸实践,公司最初的名字是BackRub,后来更名为谷歌。

谷歌认识到,大众创造的在线内容虽然不受控制,但也不是毫无组织的,这一认识改变了世界。实际上,在线内容具有非常精巧细腻的结构,但它不是任何人类核心群体有意决定的结构。相反,一旦用谷歌的PageRank算法及所有相关方法进行分析,它的结构就从内容本身浮现出来。随着内容本身的变化和增加,这种浮现的结构也与时俱进,使得我们能够顺利、轻松地浏览大众带来的所有东西。

不受控制的人群不可避免地带来第二个问题,那就是有些成员行为不端,有如害群之马。核心可以照章驱逐坏人,如从公司除名,赶出图书馆,停发工资等,但网络真的做不到,使用其他用户名或IP地址登录,[3] 或者隐姓埋名,这些都轻而易举。因此,正如第7章讨论的那样,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可恶言论、不良举止和犯罪行为。

不端的行为令人痛心,但对大众的想法并不致命。首先,大多数的参与者不是坏人。我们诚心创造,诚心贡献,所以,好内容远远超过坏东西。此外,像谷歌这样强大的搜索工具可以帮忙将不良内容放到眼光不能及之处。而且,网络上最流行平台的构建者大多采用一种开明的方式,他们遵循以下建议:“以诚信为本,并假定他人也同样具有诚信”,这被归结为维基百科的支柱之一。

这些平台构建者不是试图评估潜在成员的不良行为倾向,而是随时监督人们在做些什么,并且在必要时采取行动。此举大体上行之有效,它使大众急剧增加,也没被坏人毁掉。

温和的管制并未使所有大众群体获得同样的成功。它在2016年遭受挑战,Facebook和其他社交媒体出现虚假消息,Twitter上出现大量的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反犹太主义和其他卑鄙言辞。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认为,相对而言,他参与创建的众包式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对假消息具有免疫力,部分原因在于其治理方法。通过采用正确的原则、规范、制度和技术,大众可以做很多工作来维持质量标准,当然可能还有其他的权衡因素,如参与者发布新内容的难易度和速度,他们分享的速度,哪些人在浏览,以及从内容可以赚多少钱等。本章稍后将讨论其中的一些原则。

我们在2017年年初写这本书的时候,那些让大众发出声音的大平台如何应对上述挑战还有待观察。我们相信,有效的解决方案可能来自人脑和机器的结合。在这里,一种有希望的方法是让人标出虚假内容或不适内容,并训练机器学习系统自动发现它们。

市场与大众

图书馆和网络之类的大量信息集合体显然具有价值,因为我们可以从中求教和学习。许多大众创建的集合体还有另一个好处:伴随着许多人贡献的累积,它们自发地产生了新知识。这是一种每时每刻都在切实发生的“魔法。”

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希·哈耶克于1945年发表“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The Uses of Knowledge in Society)一文,成为第一个点明这种好处的人,他也因此成为一尊“大众守护神”。当时,一场关于苏联等中央计划经济体是否优于自由市场经济体的激烈辩论正在进行,前者由单一核心负责创造、分配产品和服务,后者则由不定向的分散大众完成计划和生产任务。许多人认为中央计划将是(或至少可以是)较优的。然而哈耶克用一页纸说明了他们的错误。

哈耶克之辩

哈耶克坚称中央计划无法奏效,究其原因,“经济演算的起始‘数据’永远不会为了整个社会而‘给予’一个能搞懂其含义的单一头脑”。但是,为什么不会呢?特别是我们现在有了这么强大的监控和分析技术,为什么不把传感器放在所有的装备上,然后进行调查,倾听社会媒体,了解每个人的偏好,并将所有这些数据提供给一个“单一头脑”,即一个巨大的、能不断运行直至“搞懂其含义”的经济优化算法?哈耶克解释说,因为该算法永远不会得到它实际需要的所有数据,它永远不能“确保最有效地利用社会上任一成员所知的资源,只有这些人才知道这些资源的相对重要性”。

哈耶克认为,某些像波兰尼悖论一样的原理适用于整个经济。我们不能说出自己所知的、所有的、想要的或者重视的一切。因此,任何中央计划核心的巨型优化算法都不可能拥有真正需要的数据,它会做出离奇古怪乃至适得其反的事情。某人驾车在城镇到处转,帮忙找你去年想要但已不再在乎的圣诞礼物,这像是在做有社会意义的好事,但实际上是在犯糊涂。即使中央计划者总是按照他人的最佳利益行事(这本来就不可能),过度集权也将造出一个受严格控制且充斥官僚主义的经济体。

自由市场经济如何做得更好一些呢?让人们彼此自由交易,没什么中央控制,物价既平衡了供需关系,同时也以极其简洁的方式在经济体中传递关键信息。哈耶克写道:

“价格”的奇妙之处在于,在某种原料稀缺的情况下,没人发出指令,没多少人知道原因,但成千上万的人会更节约地使用此原料及其制品,也就是说他们做对了,而他们的身份则需要调查几个月才能确定……我相信,如果“价格体系”是人为设计的结果,如果以价格变化为指导的人们明白,其决策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直接目标,那么这个机制将被誉为人脑最伟大的胜利。

哈耶克的论文预测了与20世纪后期的复杂性理论相吻合的许多想法,这些想法强调,个别成员的行为可以产生对整个大众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通常不能通过观察少数成员来逐渐收集。只观察几位矿工或金工是永远搞不懂锡价的。因此,市场被称为“浮现的”系统,价格从所有成员的互动中浮现,不能仅从几个事例中观察得到。

基于市场的解决方案

群体通常以浮现的方式行事,从而产生知识。随着群体上线,成为大众,创新者发现了检测和收获这类知识的不同方法。预测造市是其中最早的方法之一,也是最直接来自哈耶克洞见的方法。预测造市的对象不是产品市场或服务市场,而是未来的事件,例如某人会在2020年当选美国总统,某部即将上映的大片在第一周就能获得5 000万到1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或者美国官方的下季度通胀率平均超过3%等。

预测造市如何运作呢?首先,造市商创造一组可以让参与者买卖的证券,一如他们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出售某家公司的股票。举例来说,要做成这件事的一种方法就是创造一只证券,如果一个季度的通胀率平均超过3%,它就支付1美元,如果不超过则分文不付。接下来,造市商邀请一群参与者入市,人越多越好,鼓励他们开始相互交易证券。与那些认为通胀率低于3%的人相比,认为它超过3%的人将愿意花更多的钱来买这只证券。如果证券的价格稳定在0.70美元,那么合理的解释就是:市场整体认为该季度通胀率平均超过3%的可能性有70%。这种做法也适用于预测上述票房收入在5 000万到1亿美元之间的电影,或者2020年当选总统的人。最终,事件真正发生,在本例中,也就是季度结束,平均通胀率可以计算,此时,造市商向所有持对证券的人付清。实际上,如果通胀率平均超过3%,那么所有持“3%以上”证券的人就可以按每股1美元结算。

预测造市的结果证实了哈耶克对市场价格的知识聚合力量的见解。在刚刚描述的市场中,最终每股价格约为0.70美元的事件往往有70%会发生,从而使得这些价格成为相当准确的概率估计。

预测造市是否优于其他预测方法,例如民意调查的适当加权平均,或者第1章所讨论的菲利普·泰洛克界定的超级预测者?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但很少有人怀疑预测造市在正确的条件下是非常有效的。经济学家罗宾·汉森(Robin Hanson)对预测造市的理论和实践进展贡献最大,他说:“预测造市反映了市场定价的根本价值原则。信息往往分散在经济角色之间,很需要找到一种收集和汇总这些信息的机制。自由市场通常会很好地管理这个过程,因为几乎任何人都能参与,而潜在的利润和损失则为搜索更佳的信息提供了强大动力。”

如何组织大众?

价格体系备受哈耶克看重和赞赏,并被汉森等人加以创新运用,它是市场参与者行动和互动的奇妙副产品。换句话说,大多数价格并不是任何有意努力创造并传播系统性知识的结果。如果有人的确做出这种努力,比如试图召集一群在线大众,让他们共同创造一些东西,那么,情况又会怎样?

这似乎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天真想法,我们很容易开列一份清单,指出这样做很难奏效的原因。谁会抛头露面为这样一个项目工作,特别是,如果连报酬都没有?什么人可以确定这些抛头露面的人其实是靠谱的人?工作应如何分工,谁来做分工?什么是好的或足够好的贡献,谁来制定和执行这些标准?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上,我们已经开发出形形色色的核心来解决这些问题。大众又如何做同样的事情?

自由至上

假设以上问题在1991年8月25日让莱纳斯·托瓦尔兹(Linus Torvalds)感到困扰,那么这问题也阻止不了他在专攻“Minix”电脑操作系统的Usenet讨论群组发布以下消息:

各位Minix大神,大家好!

我正在为386/486克隆电脑编写一个(免费的)操作系统(这只是一个兴趣,不会像GNU[4] 计划一样那么高大上)。此事自4月以来一直在酝酿,也差不多准备好了……我想知道大多数人想要什么功能。欢迎任何建议,但我不能保证它们会被付诸实施:)

托瓦尔兹当时正在为他着手编写的一个电脑操作系统求助。这还是相当新鲜的工作,但是他已经在内核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而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也是最复杂的元素之一。托瓦尔兹不想购买微软视窗之类的完全商业化产品,而是想创建一个自由的操作系统,自由的意思不仅是“自由免费”,而且还包括“自由查看、修改和扩展”,或者,就如开发者社区喜欢解释的那样,“自由”的意思是“言论自由”而不只是“喝啤酒自由”。相比之下,微软公司并没有公开视窗操作系统的源代码,也就是系统的底层软件,因此在该公司之外,没人知道它如何工作,也没人有能力去修改它。“自由开放源代码”软件社区的人士认为,这样做缺乏透明度,是一个错误,原因有很多,托瓦尔兹同意他们的观点。

托瓦尔兹在1991年4月首次描述的操作系统被称为Linux,他最初声称该系统“不会‘高大上’”,这个说法肯定会成为电脑史上最不准确的表述之一。在所有操作系统产品及其衍生产品中,Linux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大、最专业的操作系统,今天,从比足球场还大的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到超过15亿部安卓手机和平板电脑里,人们都可以找到它。

大众原则

对Linux系统历史的研究揭示了几个原则,就汇聚大众做大事而言,这些原则看起来很重要,或许至关重要。它们包括开放、不唯资历、工作可验证且可逆、结果明确、自组织和极客领导力。

开放。 托瓦尔兹最初求助时,他尽可能做到广开言路,他不局限于企业,不局限于有操作系统编程经验的人,也不局限于其他任何特定的群体。对很多人来说,这种做法似乎很奇怪,很有误导性。不管怎么样,如果你正在建房子,那么你不太可能发表公开讲话,让人们只奔建房而来,然后开始将东西摆在一起。但是,这种做法已经明显奏效。2015年之前的10年里,有1.18万名开发员以个人名义为Linux内核做出贡献,包括三星、IBM、谷歌和英特尔在内的主要技术公司都贡献了资金和人才。我们在第6章注意到写智能手机App的动机有很多,人和组织也有许多不同动机为一个开源操作系统项目做贡献。由于其开放性,Linux能够博采众长。

不唯资历。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开放有一个非常重要却违反直觉的特点,那就是不唯资历,或者说抛弃这么一种观点:只有在具备文凭、职衔、推荐信、工作经验、良好成绩等一定资历时,人们才可以被允许做事情。托瓦尔兹不需要、甚至也没有要求这些。他只是提供了Linux的源代码,并要求人们帮忙改进。对于身兼作家、出版商和技术专家职务的蒂姆·奥赖利(Tim O’Reilly)来说,这是一个先例。2005年,奥氏提出了当时正渐为人知的第二代网络(Web 2.0)的关键原则:信任用户,他们是共同开发者。然而,托瓦尔兹当时并不知道这一点。他在2016年直率地承认,“使用开源方法时并不带有今日所想的改进它的目的。它更像是‘看,我半年来都在做这事,很乐意看到评论’。”但是,不要求贡献者证明资历的亮点,就是不拒绝那些没有任何资历的人,我们不妨设想一名喜欢编码但没有任何“真正”程序员标识的高中生,或者设想那些资历可能不足够、不合适的人。

工作可验证且可逆。 开放和不唯资历对软件开发有效果,而且效果比建房子要好,原因在于:要看出一种新推出的软件是否奏效是相对容易的,如果不奏效,要拒绝它也不难。例如,打印机驱动程序必须使打印机正确可靠地打印输出页面,如果做不到,它就不应该被纳入操作系统。有许多方法可以验证软件质量,如目测代码、到位测试等。这意味着编写操作系统与写小说、谱写交响乐谱等其他创意产品的创作截然不同。假设有人提出为一部小说多写一章或增加一个角色,那么,这样做是否有好处既搞不清楚,也无法进行外部验证。

客观的、可验证的质量措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由大众编写的Linux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操作系统,但据我们所知,并没有一个大型组织写出成功的小说。而且,由于免费、完全和即时的信息经济学原理,保留所有先前版本的软件档案既省钱又省力,于是成为标准惯例。如果一段代码会使系统性能降低,那么很容易恢复到不含这段代码的软件的上一个最新版本。当出手的贡献者不能蓄意图谋或无事生非,以不可逆的方式破坏或恶搞软件时,Linux更容易保持开放和不唯资历。

结果明确。 出手帮助Linux的人会以两种方式得知其工作的最终结果。首先,他们显然知道自己正在编写电脑操作系统。第二点同样重要,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在未来如何被采用,又为何不能被采用,例如谁拥有它、修改它,谁从中获利,谁限制它的访问权限等。

在Linux历史早期,托瓦尔兹决定把它放在GNU通用公共授权(GNU GPL)下面,这是自由软件先驱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在1989年开发的软件授权,它规定了两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首先,无论最终用户是个人、组织还是企业,软件的运行、学习、复制和修改对他们来说都是免费的。第二,Linux的所有修改、扩展和未来版本将同样保持免费。通用公共授权使所有参与Linux的人都得到保障,操作系统永远不会被关闭或者变成独家持有,而且他们为Linux“添砖加瓦”的规则也不会因时而异。对于相信自由软件运动原则的人来说,这些保障至关重要。以下道理通常是千真万确的:大众想要的清晰度不仅事关如何评估其贡献,而且还包括如何使用这些贡献,以及谁将能够从中受益。

自组织。 人们和组织自行决定做Linux哪些方面的工作,他们没有接到托瓦尔兹或其他任何中央权力机构分配的任务。那么,这些工作以什么方式从整体上确保能完成真正重要的任务呢?在这个例子中,具体方式就是让用户领会什么是“重要”的,它实际上意味着他们所做的是与最终用户社区最相关的工作,同时让这些用户能够做出贡献,并且对他们做贡献有一定信心。三星、英特尔等大型科技公司加入Linux项目,它们当然指示员工在具体领域开展工作,但项目整体运行仍保持高度分散,即兴发挥。实际上,甚至没人试图坚守一个Linux版本。相反,操作系统可以“分叉”,因此它有一个针对Raspberry Pi进行优化的Raspbian版本,而Raspberry Pi是一种信用卡大小的可编程电脑,售价不到40美元,与此同时,其他Linux版本则针对巨型服务器进行了优化。分叉被视为Linux的成功证据而不是失控迹象,它表明了让贡献者自己组织的好处,也表明了他们工作的价值。

极客领导力。 随着Linux的发展,托瓦尔兹保持着他的影响力,他体现出一种被我们称为“极客”的领导风格。我们并无不敬之意,只是描述技术开发工作中发现的行为和做法,特别是描述那些整合许多本来毫无关联的人和组织的人。极客领导力往往是技术精湛的领导力。托瓦尔兹终身是一名优秀的程序员,这使他的观点在Linux社区中享有很高的信誉。极客领导者还能表达他们正在努力实现的愿景。这个愿景不一定很宏伟,托瓦尔兹曾经说过:“我不是一个有远见的人。我没有五年计划。我是一名工程师……我正看着地面,我想在掉下去之前补上眼前的坑。”但愿景确实需要清楚表达,需要能够激励人们投入时间精力来实现它。

为众多计算设备构建一个常年免费的开源操作系统,这显然激励了很多人。我们观察到,极客领导人经常有强烈意愿。托瓦尔兹对他所谓的高品位代码情有独钟,认为它们“真正看大局,本能地知道什么是正确做法”,他还以定期发布措辞强烈的观点而闻名。[5] 这些言辞可能多少疏远了一些贡献者,但它们向整个社区表明,创始人仍然身体力行,无所不知,这是极客领导力的两个标志。

以上原则有助于解释Linux的非凡成功,也有助于解释它如何能够汇聚大众,持之以恒地建设、维护和改进一个世界级的操作系统,它是最复杂的软件之一。开放和不唯资历使尽可能多的人得以参加工作。自我安排任务意味着他们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工作,这通常被证明是Linux最需要的。可验证性确保只让有用的成果在软件中留下来,明确的结果使人们不会感到被欺骗或者工作被侵吞。托瓦尔兹和其他人的极客领导力保持了Linux的理想、文化和发展势头。

用足原则

如果协作式在线工作只遵循以上原则的若干条,那么会发生些什么?会取得何种成功?诚然,我们需要做大量的研究才能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是,网络时代早期发生了一个既引人入胜又引人深思的实验,当时,吉米·威尔士和拉里·桑格(Larry Sanger)开始尝试创建一本免费、开放、随处可以访问的在线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有着悠久的历史,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的《博物志》(Naturalis Historia )是最早的版本之一,它出版于公元一世纪,而且志存高远。伊弗雷姆·钱伯斯(Ephraim Chambers)声称,他1728年出版的《百科全书:或艺术与科学通用字典》(Cyclopaedia: or, An Universal Dictionary of Arts and Sciences )包含了“所有人类知识的总和”。[6] 然而,这些书往往很昂贵,因此是留给社会精英的。

随着网络的出现,威尔士发现有机会挖掘人们的志愿者精神,把浩如烟海的百科全书提供给每个人。因此,他在1999年聘请了当时还在攻读哲学博士学位的桑格,请他帮助开发网络上第一本免费的在线百科全书Nupedia。威尔士和桑格开始招募志愿者编辑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为确保高质量,Nupedia制定了这样的政策:“我们希望编辑们成为所在领域的真正专家,除了少数例外,他们必须拥有博士学位。”这本百科全书还为编写和编辑各个条目设置了7个步骤:

1. 分配任务

2.找到一名主要审稿人

3.主要审稿人评审

4.开放评审

5.主要审稿人文字加工

6.开放文字加工

7.最终批准和标记

这种做法是否有效?忙了18个月,花了25万美元,Nupedia完成了12个条目,还有150个在草稿阶段。

威尔士和桑格对项目进展缓慢并不满意,他们开始寻找其他方式来创建和改进百科全书条目。2001年年初,他们了解到维基(wikis),它是由瓦尔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创建的一个极度平等主义的数字化白板,在那里,任何用户都可以做贡献,编辑别人的贡献,或者撤消任何以前的编辑。Nupedia团队根据这个软件建立了一个网站。2001年1月15日,桑格给社区写了一段注记:“听我的。去那里添加一个小条目。它只需要5到10分钟的时间。”

这个网站被称为“维基百科”。当年1月底,它就包含了617个条目。截至2001年年底,条目增加到1.9万。到2016年,它涵盖了291种语言的3 600万条目,维基百科成为全球排名第六的最流行网站。

从Nupedia到维基百科,这一转型清晰地释放出巨大能量,威尔士和桑格大获成功,超越了他们为全世界人民创造一本自由开放的百科全书的所有梦想。Linux的例子说明了转向维基百科的重要性。维基百科与Nupedia不同,它采用了开放、不唯资历和自组织的原则,所以能激活大众。它摒弃了标准化、多步骤工作流程的做法,也不要求编辑是专家或拥有博士学位。相反,维基百科放开手脚,把编制百科全书的工作交给任何人、所有人,让他们走到一起,以他们认为合适的任何方式一起工作。

为了使合作不至于陷入混乱,维基百科很快采用了可验证性原则,这意味着“使用百科全书的其他人可以检查来自可靠来源的信息。维基百科不发表原创性研究。”[7] 通过采用GFDL通用公共授权协议,维基百科还使贡献者确信其工作不会被私人侵吞,GFDL是GPL的衍生协议,它用于文档而不是软件。

威尔士和其他资深“维基人”还行使极客领导力,为百科全书做出了巨大贡献,并积极参与引导其发展。[8] 由此浮现的社区又强化了相关行为规范,它回馈了那些做出贡献的人,并培养了大量的自愿贡献者。[9]

有令人鼓舞的迹象表明,即使在老套、传统的组织中,极客方式也正在得到支持和推动。本书作者之一麦卡菲在2009年出版的《企业2.0》(Enterprise 2.0 )一书中主张采用这种方法,但在当时,组织内部进行开放、不唯资历和自组织工作所需的工具和管理思想还没有出现。现在看来,该有的都有了。

Slack于2013年8月面世,这是一种促进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沟通协作的小组级工具。它允许多种类型的自由信息流动和非等级通信,包括聊天、小组文档编辑、民意调查等。截至2016年10月,Slack拥有超过400万活跃的日常用户和125万付费客户,非付费用户可以使用功能较少的Slack版本。看起来,Linux和维基百科带来的这种工作风格终于得到主流商业世界的接受。

本章总结

• 大众在许多方面与核心相反,它是巨大的,多样的,很大程度上是不可控制的,而且经常是凌乱的。

• 核心依然有关联、有用处,但是在全球网络和强大平台的时代,大众已然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力量。

• 然而,大众不是非结构化的。它的结构是浮现的,是从成员的持续互动中呈现出来的。股票市场、预测造市和现代搜索引擎从这种浮现的结构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 过度集权会失败,其原因源自哈耶克的洞见和波兰尼悖论:人们往往不能清晰表达自己有什么,知道什么,想要什么,以及能做些什么。

• 大规模的大众可以汇集在一起,打造Linux之类的优质产品。这类工作需要极客领导力,遵循开放、不唯资历、自我选择、可验证性以及目标结果清晰的原则。

• 正如维基百科前身Nupedia所例证的那样,只遵循以上原则的若干条似乎不能奏效。很难预测如何保持适当平衡,这通常需要试验、试错和运气。

问题

A 你如何运用大众,程度如何?

B 如果可能,你是否允许和鼓励开放、不唯资历、可验证、自组织并且由极客主导的工作?

C 许多组织的内部决策和资源分配过程看起来仍像中央计划经济体一样。你如何整合更多类似市场的机制?

D 你所在的行业中,有没有促进分权,但不一定涉及市场的新技术运用方式?

E 你所在组织的核心是否准备好放弃一些权力和权威?

[1] 讽刺的是,赖特在文章中没有提到这个答案。我们的答案是:2号铁的球杆没有被包含在内,主要是因为它们真的很难使用。

[2] 网络管理者的角色消失之后,雅虎存在的理由也站不住脚了。2016年,Verizon同意收购该公司,这被称为“技术史上最痛苦的50亿美元交易”。Brian Solomon, “Yahoo Sells to Verizon in Saddest $5 Billion Deal in Tech History,” Forbes , July 25, 2016, http://www.forbes.com/sites/briansolomon/2016/07/25/yahoo-sells-to-verizon-for-5-billion-marissa-mayer/#7084344771b4.

[3] IP地址是分配给所有访问互联网的设备的号码。

[4] GNU也是一个开源操作系统,这一缩写方式代表“GNU不是Unix”(GNU’s Not Unix)。黑客喜欢这样的递归方式。

[5] 例如,2016年7月,托瓦尔兹就针对“正确的”方式发表意见,力挺程序员为其代码添加注释。他在Linux内核邮件列表上表示,“如果网民不能操控这种均衡对称的、传统的多行C语言风格的注释的纯净魅力,那么请直接使用C++语言模式,不要制造讨人嫌的、不平衡的垃圾……我甚至不愿意谈论那些喜欢三缄其口的人,他们靠边站队,把对整件事的想法藏着掖着。如果你在LSD上出声,我肯定这样看起来真的很好。”Linus Torvalds, Linux Kernel Mailing List post, July 8, 2016, 10:19:26, https://lkml.org/lkml/2016/7/8/625.

[6] 更具体地说,钱伯斯将《百科全书》描述为“包含术语的定义和事物的叙述,因而遍布几个艺术领域,包括自由艺术和机械艺术,以及几个科学、人文和神学领域:自然和人造物品的数字,种类,属性,生产,准备和使用;宗教、民事、军事和商业的兴起、进展和状态,牵涉到好几种系统、教派、意见等;哲学家,神学家,数学家,医师,古物,批评家等。全书旨在作为一门古代和现代学习的课程。”ARTFL Project, “Chambers’ Cyclopaedia,” accessed February 7, 2017, https://artfl-project.uchicago.edu/content/chambers-cyclopaedia.

[7] “可验证的准确性”成为旨在指导维基百科社区的“五大支柱”的一部分。Wikipedia, “Wikipedia:Five Pillars,” last modified February 6, 2017, at 10:5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Five_pillars.

[8] 由于治理方面的分歧,拉里·桑格在21世纪初离开了维基百科社区。他当时逐渐觉得该社区的反权威主义是有害的。Larry Sanger [timothy, pseud.], “The Early History of Nupedia and Wikipedia, Part II,” Slashdot, April 19, 2005, https://slashdot.org/story/05/04/19/1746205/the-early-history-of-nupedia-and-wikipedia-part-ii.

[9] 编写维基百科的人没有报酬,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匿名的,所以名气只是一种有限的激励力量。如加纳·噶鲁斯一项巧妙的实地实验所示,名气似乎的确对识别有作用,即使这些名气只是来自编写维基百科的同行。Jana Gallus, Fostering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to a Public Good: A Large-Scale Natural Field Experiment at Wikipedia , Natural Field Experiments 00552 (2016), https://ideas.repec.org/p/feb/natura/00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