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 > 《爱在旅途》和《情牵一线》背后的故事 >

《爱在旅途》和《情牵一线》背后的故事

同样是翻拍自好莱坞经典电影再加入印度元素,15年后马赫什·巴特又回忆起了这两部电影的拍摄过程——

马赫什·巴特:

《爱在旅途》就像混乱影坛的一股清流。其吸引力和影响力源于故事情节,也就是剧本。它是根据《一夜风流》改编的,这一点众所周知。决定拍摄这部电影时,在版权方面我们做足了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放映。虽说是改编,但是,如果我能抓住弗兰克·卡普拉24 这部经典之作的精髓,那也算是很大的成功。

我们借用了美国版的故事,让本片编剧之一沙拉德·乔什进行改编。他在每个细节中都注入了印度元素,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非常完整,可以说和原作完全不同——虽然是从美国引进了种子,但是,我们将它培育在了印度的土壤上,并且开出了独一无二的花朵。

我们的演员团队,阿米尔、普佳·巴特、阿努帕·希尔(剧中普佳父亲的扮演者),以及其他所有演员,都让这部电影的拍摄有了与众不同的美好回忆。在现在青年一代的眼中,这也是一部比较清新的电影——剧情简单真诚,纳迪姆·沙万25 的音乐也超凡脱俗。

不管你花多少精力,都会存在佳作与烂片。只有电影成功的时候,人们才会强调:这部电影花了主创们很多的精力。我们在拍摄《爱在旅途》的过程中并未遇到什么难题,只是经常聚在一起长时间讨论剧情,比如阿米尔那顶小帽子,就足足花了几个小时。当然,这也是阿米尔本人的做派,他认为,没经过讨论和争执,就说明没用心思考。除此之外,其他都很顺利。

拍摄中有一个困难,是普佳唱主题歌《爱在旅途》的那一场,这是第一天拍摄,普佳还是新人,她之前也只演过《父亲》一部电影,这是她第一次对口型拍摄歌曲部分。我们安排整个剧组都和她一起唱,这样她就能更加放松。这件事让人记忆犹新,这一幕也是我拍摄过的最好的歌曲场景之一,没有任何编排,只是我、普佳和阿米尔三人独立设计的,其中原生态的部分没有被破坏。

《爱在旅途》的成功之处,还在于演员的表演。人们看过黑白经典版之后,还是更喜欢我们这一版。当然,这也有个原因,因为毕竟《一夜风流》的主演们年龄偏大,两个中年人在银屏上演绎浪漫爱情故事,别说年轻人了,有时甚至连同龄人都很难被打动。《爱在旅途》表现的则是一对年轻人,他们的年龄正合适,为这个故事创造了年轻的氛围,这使得发生的一切顺理成章,这也是本片的灵魂。

阿努帕·希尔的精彩表演,也是本片成功的一大因素。尤其是最后逃婚的一幕,在印度电影史上绝对是空前绝后的——一位父亲帮助女儿逃婚,事成后还乐得手舞足蹈。这和当时的印度电影的套路完全背道而驰,在一些常规影片中,做父母的甚至会跪在女儿脚下,求不情愿嫁人的女儿认命,因为这对一个家族的尊严至关重要。

当然,阿米尔和普佳的演绎也是毋庸置疑的,其他配角的演技也很不错。当一部电影好的时候,所有都是好的。这本身就不是一个人的胜利,虽然看起来男主角占尽了风头,但事实上,奖杯属于所有人。

对《爱在旅途》的批评,主要集中在“翻拍”,而对于这点我从不否认。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会与之争论一番,说这部片子是本国特色。但是,在与专业评论家的对峙中,他们也只能充当防守的一方。对此,我的观点是:一部电影之所以能常驻人心,是因为它在受众心里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爱在旅途》并没有引领新的电影潮流,虽然它是一部成功的电影,但是它的影响范围有限,不像《情牵一线》那样有群众基础,能将影响力延伸到小的城镇。相对来说,《情牵一线》的音乐也更有印度特色,红极一时。

作为导演,我更喜欢和孩子们合作,比如在《情牵一线》中那样。库纳尔·赫姆26 是个鬼灵精怪的孩子,我和他的感情是说不清也道不明的。往往在以成熟演员自居的大人无休止地讨论的时候,这些孩子一声不响地就搞定了。

和玖熹合作也比较简单,她在这部电影里表现非常优秀,并以此获得了电影观众奖最佳女主角。阿米尔的确是非常认真的演员,尽管我经常被他的“较真儿”所困扰。我一直试图让所有人明白,电影是艺术,不是科学或者法律,不需要一丝不苟、字斟句酌,我们需要的是更多人的支持。有时候,我们为了追求理想的完美境界,浪费了太多的精力。

我认为玖熹在这部片子中很出挑,而且表演得很轻松。她有很多表演不是剧本要求的,而是她自己的理解和即兴发挥。当然,阿米尔也为这部电影做了很大贡献,他对电影的精细推敲,倒更像是一个制片人,这是他的特别贡献。

总而言之,《情牵一线》这部电影的拍摄很难忘。其实,这两部电影在当时的电影界都比较新颖,也都得到了全国观众的笑声和掌声。

音乐是《情牵一线》成功的另一个原因,一部印度电影如果没有成功的音乐的话,绝不可能成功,这一点你看印地语电影的历史就知道了。在这部电影里,纳迪姆·沙万的事业达到了顶峰。所以,我认为良好的剧本、出色的表演、紧凑的剧情以及突出的印度风情,使得这部片子的成功在意料之中。

《爱在旅途》讲述了一个叛逆女孩离家出走的故事,这在印度并不常见。《情牵一线》里虽然也有个离家出走的女孩,但是,她的形象除了叛逆,还有其他的特点。剧中没有刻意表现她如何从叛逆女孩变成成熟女人,而是让她和一群学龄前儿童朝夕相处。我最喜欢的场景就是,玖熹发现自己成长的桥段:她一个人跑进厨房,发现自己坠入爱河,无法接受爱给自己带来的痛苦。

当然,孩子和舅舅恶作剧的几场戏也很有趣。公正地说,只有阿米尔这样的聪明人,才不担心别人和自己抢戏。很多明星,只要我们给其他人镜头而没给他的时候,就会不高兴。对于这一点,阿米尔是与众不同的,他把自己放在一个电影人的高度,而不仅仅是一个演员。

共事之前,我就看得出来,阿米尔不仅仅是一个演员,他的思维和视角非常新颖,经常想另辟蹊径。这是他的个人特质,和我合作的演员身上鲜有这种特质。但是,对于他在细节上的较真,我从来也不习惯,我们的个性非常不同。我经常看到他费心竭力地推敲细节,即使能够修改,他本人也元气大伤了。我们共事的过程非常艰难,因为我们的工作方式截然不同。而只有一个人的想法才能支持这部电影的完成,因此,作为本片导演,我还是用自己的方法完成了这部电影,并获得了成功。

比较《爱在旅途》和《情牵一线》,我认为后者的拍摄过程更开心。

再来说说阿米尔在这两部片子里的表现吧。我认为他是勇敢的演员,因为他不怕聚光灯打在别人身上。他的真诚是极少见的,任何人都不能否认这一点。但是,两部片子里我更喜欢他在《爱在旅途》中的表现,当然了,毕竟作品不同,情况也不同。

《情牵一线》中,他表现出更多的责任感——他既是编剧之一,又是演员,他站在一个制高点审视这部电影,自始至终地爱护它。也许就是这些多出来的担子压垮了他,这也是为什么玖熹获得的好评更多,还得到了印度电影观众奖。但是,我看到了他正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努力——成为真正全面的电影人。人类的发展,本就是控制事物,同时让自己免于被他人控制,我认为,他把这种观念放在了演艺事业里。他在《情牵一线》中的表演比较成体系,但是少了自然成分。而后者在《爱在旅途》中倒是有所体现。对我而言,如果没有了自然成分,即使拍摄再有套路,也有所欠缺。

当然,如果10分是满分,那么我给阿米尔在《爱在旅途》中的表演8分,给《情牵一线》中的他7分。哈哈,这就是他同时肩负多方面责任导致的后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