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 > 第四章 巨星来到 >

第四章 巨星来到

当时,有很多人这样说:“尽管阿米尔占有很多优势,但是,他依然没有触及亚尼·卡普的地位。”同样是这种关系的,还有玛杜丽·迪克西特和希里黛玉二人,玛杜丽一度被视为希里黛玉的挑战者。阿米尔最终用自己的方式超越了亚尼·卡普,后者越来越老,而阿米尔依然年轻。

——1990年《印度时报》记者戈里贾·拉文德兰报道

20世纪90年代初期,亚尼·卡普被认为是继承了阿米塔布·巴强衣钵的男演员,有机会成为宝莱坞天王。他凭借《印度先生》(1987)、《辣女酸男》(1988)、《拉姆和拉坎》(1989)、《这只是鸟》(1989)、《凯山和凯纳亚》(1990)、《一生与瞬间》(1991)和《儿子》(1992)等片,创造了商业上和艺术上的成功。相较之下,阿米尔和萨尔曼则属于新兴一代。

但是,在90年代中期又诞生了一位新星。他从天而降,使电影界的预言家们感到慌张。没有任何电影世家的背景,他却凭借着《爱情骗局》(1993)、《恐惧》(1993)以及《勇夺芳心》(1995)等片迅速蹿红,他就是沙鲁克·汗。

在这个情况多变的时代,阿米尔却依然故我,坚持用作品巩固演员地位。虽然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一直以“奶油小生”的形象示人,但是现在,他开始努力突破这一局限了。1993年,在《印度电影观众》采访中,沙鲁克·汗评价阿米尔说:“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演员之一,将来可能会和阿米塔布·巴强比肩,就像今日的汤姆·克鲁斯一样。拉杰什·卡纳是达不到这一高度的。阿米尔会不断地突破自己,我认为他没有极限……阿米尔,我认为你可以演一些更有突破性的角色,一定会再火上六七年,然后凭借十几个代表性的角色,被人们永记于心。”

其实,在此之前,阿米尔就已经开始突破“奶油小生”的形象了。从单纯浪漫的角色到现实情感的角色,从喜剧到动作戏。与此同时,人物的背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校园男生到年轻父亲(《激情年代》),再到市井小混混(《艳光四射》)。他知道自己在演戏方面有天赋,但依然百分之百投入,坚持为自己的表演带来新的亮点,让自己完全成为这个角色,每次都是如此。

阿米尔这一时期的作品虽然不是部部成功,但是,他已经开始认真挑选影片了。90年代,电影的成败已有相对统一公平的标准。有一次,拉吉夫·马萨德采访他时提到他的作品,阿米尔说:“有时候,人们喜欢我的角色,自然就赞同我的选择……但是,事实总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过去如此,以后大概也会是如此。”

一旦决定拍摄一部作品,阿米尔就对自己所要承担的风险全然不觉了。1997年在一次《印度时报》的采访中,他说:“从1993年开始,我就一直会接到顶尖导演的邀约,让我有机会拍摄他们可能会大卖的电影。而事实上,我却和新人导演合作偏多,其中之一就是拉姆·戈帕尔·维马27 ,此前,他已经连续有三四部作品失败了,但是,我依然选择和他合作。后来,我又决定与达梅什·达山合作《印度拉贾》,而他的作品中,也只有《天生之音》(1993)成功……我并没有贬低他们的意思,不过,当时的确有很多知名导演邀请我合作。”

从90年代开始,在大多数人的不经意间,阿米尔已经开始做与众不同的选择了。

作为年青一辈的梦中情人,他们的名字一经出现,总是有着无穷的票房号召力。他们在银幕上有着出色的表现,两人出道的第一部作品,都大获好评。他们的横空出世,本身就是80年代不可忽视的现象。

——1991年《新闻时代》阿米尔·汗和萨尔曼·汗专题报道

自从在印度电影业初次亮相之后,阿米尔·汗和萨尔曼·汗的名字就总是被联系到一起,人们经常会拿他们两个做比较。所以,当导演拉库马·萨托西宣布,这两位年轻巨星将同台出演《假假真真》时,立刻成功地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在《假假真真》中,他们饰演了两个用尽手段渴望博得富家千金芳心,以求一夜暴富的年轻小伙子。戏里的两人,总是互相使坏,耍尽小心思,只求引起小姐的注意。当然,就算这两个坏小子再滑头,由于表现手法的原因,呈献给观众的形象,也都是顽皮可爱的,因此,得到了观众们的坚定支持。

本片剧情一波三折,有莎士比亚喜剧式的跌宕起伏,完全走娱乐搞笑路线,其笑点来源于剧情,而非脱口秀式的对白。在萨托西广受好评的电影《挡不住的疯情》之后,这部电影对他来说,可算是一个意义非凡的转折,标志着他从拍摄严肃而小众的独立电影,转型到这类纯粹虚构情景的喜剧上。

“两个明星是否为戏份争风吃醋?”这样的猜测显然少不了。但是,在1993年1月,也就是这部电影结束拍摄20天后,阿米尔接受了《印度电影观众》采访,他说:“我和萨尔曼的表演都非常出色。两个人的角色截然不同,却平衡得很好。很难说哪个更出色一点。我的粉丝自然会说我压过了他的风头,而他的粉丝也一定会站在他那边。但是,我很确定的是,我们在这部电影中收获的评价不会有很大差别,两个人的影迷都会喜欢,影片也会因此成功。”

不出所料,电影首映时,这番预言就被证实了。两个主角都保留住了自己的风格,并在银幕上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化学反应——阿米尔的圆滑聪明和萨尔曼的憨态可掬,表现得相得益彰,征服了所有的观众。

萨托西作为这部电影的编剧,也从明星的个人特质出发,在电影中适当地加入了一些“小惊喜”,希望能博得观众们不经意间的会心一笑。于是,在阿米尔饰演的角色被抓到监狱时,电影里响起了阿米尔的成名作《冷暖人间》中轰动一时的插曲旋律——《爸爸说我一定会有出息》。在另一场戏中,阿米尔有一句台词:“胜者为王”(出自影片《胜者为王》)。这两处安排,都能唤起观众脑海深处对阿米尔早期作品的回忆。

十年之后,影评人在《宝莱坞星球》上再次点评这部电影时,写道:“阿米尔把阿马尔这个角色诠释得很棒。他的表演发自内心,展现出了他处理喜剧角色的力度。他表现得非常出色,台词对他更是毫无压力……但是,如果说阿米尔·汗压制了萨尔曼·汗,这的确是不公平的。即使阿米尔表现得更出色,但是,萨尔曼的确是顶住压力,成功地跟上了他的节奏。况且,这是萨尔曼首次尝试喜剧角色,能有如此表现,同样让人难以置信。影片中,很多场景充分展示了萨尔曼的喜剧天分,他和阿米尔·汗之间有着强烈的化学反应。我的确有些好奇:为什么他们没有再次合作出演一部影片。”也许这样的观点不具普遍意义,但是,两位明星在电影中都展现了成功的表演,这是毫无疑问的。

十五年后,不,不止十五年,萨尔曼·汗主持的一档电影节目请来了阿米尔·汗作为嘉宾。出场时,这对老搭档骑着一辆自行车一同登上舞台,此时背景音乐就是《假假真真》的插曲。观众清楚地回忆起了这首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多年之后,这对银幕上的搭档,仍然能勾起观众的回忆。

但是,如此成就并不是轻易获得的。喜剧对对白的要求非常高,阿米尔·汗曾说,他们为了在影片中设置完美的笑点,付出了无数的努力。阿米尔在拍摄影片中追求完美是尽人皆知的,他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本片的拍摄过程并不轻松。

作为一部喜剧,导演为了强化喜剧效果,不停地修改剧本。最后导致结束拍摄后还不得不进行补拍,最终,剧组重新拍摄了六七幕内容。

如此精益求精的拍摄最终让一向挑剔的阿米尔,对自己的表现也十分满意。在电影上映之后的好多年里,阿米尔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假假真真》的阿马尔是自己最喜爱的角色之一。

然而,这部电影当时并没有得到耀眼的票房成绩。虽然电影口碑很好,还获得了印度电影观众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阿米尔·汗)、最佳喜剧演员(沙克迪·卡普尔)多项提名。不过在后来的日子里,这部电影逐渐积累起数量惊人的粉丝,大家都强烈要求这对才华横溢的搭档重新聚首,再拍一部电影。多年间,时不时传出本片翻拍和续拍的消息。

《宝莱坞星球》的影评谈到了本片票房失败的原因。“1994年上映的《假假真真》,其票房收入并不理想,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本片在上映后迅速发行光碟。无论如何,这部电影本身是很出色的,完全能够成为90年代最佳喜剧电影之一,注定会被历史铭记。甚至有人称其为‘截至目前,宝莱坞历史上最棒的喜剧电影之一’。”

如果仍有偏狭之人怀疑阿米尔·汗塑造喜剧角色的能力的话,那么他看了《假假真真》之后,怀疑就该停止了。《假假真真》和之后的一些电影,比如《真爱无敌》,足以让观众们见证阿米尔·汗作为演员的进步和突破。

虽然《艳光四射》的故事,仍然局限于“两男追一女”的传统之中,但是却相当成功,引起了巨大反响。拉姆·戈帕尔·维马没有特殊处理穆纳这个人物,他就是个普通的市井小混混,女主角米莉,也仅被简单定义为一个电影新秀——他和她都很平凡,只是有着理想的芸芸众生之中的两个人罢了。

——《时代电影指南》,2007年

接受穆纳这个角色时,我一点也没有犹豫,因为我知道,这肯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必然会成功。

——阿米尔·汗接受《亚洲时代》采访,1998年

不论是《爱在旅途》中那个机会主义的记者,还是《胜者为王》中由极不负责的坏小子蝶变而成的意志坚定的运动员,还是《情牵一线》中那个责任感极强的年轻舅舅,还是《假假真真》里那个无忧无虑的小伙子——阿米尔曾经塑造的一系列角色,都需要给《艳光四射》中的那个小混混让路。

这部电影故事的主线,是一个新人演员成为知名女明星的过程。其感情线索,是这个年轻女孩和她的朋友穆纳(阿米尔饰演)之间产生的爱情。穆纳是一个靠倒卖电影票过活的街边混混,影片中加入了一个偶像巨星拉吉·卡玛(杰奇·史洛夫饰演)对女主角的追求,构成了三角恋。

这部电影,是导演拉姆·戈帕尔·维马第二次尝试拍摄印地语电影。他的处女作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泰卢固语电影。随后,他的印地语尝试之作《色欲情仇》却以失败告终。阿米尔并没有因为这位导演此前的失败望而却步,这就是典型的阿米尔·汗做派。他对穆纳这个角色很感兴趣,1996年,接受《印度电影观众》采访时,他说:“我喜欢去挑战那些有点困难的角色,就像《假假真真》和《艳光四射》一样。我从来也不确定自己能否成功塑造出《艳光四射》中那个街边混混的形象,因为这个角色和我本人简直是天差地别。”然而,阿米尔最终非常完美地塑造出了这个人物,同时,为电影带来一股“市井风味”。阿米尔还说:“虽然,要求我作为一个小混混,去说那些我从不使用的市井俚语,甚至是脏话,对我来说挑战很大,但是,总的来说,我认为这部戏的台词安排得非常流畅。尼拉吉设计的台词非常自然,我之前还担心可能会太刻意。当需要说一些脏话时,我本来还是有些担心的。不过,最终的效果确实不错,也许是因为我时刻没有忘记,自己在演一个小混混,所以这些话都好像是随口说出的一样。”

为了符合人物的地痞身份,阿米尔的外形设计得比较特别,始终保持一种艳俗夸张的装扮——一顶黑色帽子,不系扣子的衬衫,再加上一件渔网背心——这种打扮的小地痞在孟买街头随处可见。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更接近人物,阿米尔开始收集各种服装。他认为,这个角色应该穿旧衣服,而且,他也不想让剧务买新衣服,演完就作为旧衣服被搁在一边。于是,他就开始向人们借服装。有一次,他看到剧组的一个小伙子穿了条牛仔裤,有点痞气,就问那人借来这条裤子,后来还给人家一条新的。

阿米尔对于市井俚语的学习也非常顺利。曾经有消息称,他专门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走上孟买街头,到一些小帮派中去体验生活,学习他们的言谈举止。事实上,阿米尔在接受《亚洲时代》采访时说:“其实我并不需要那样去研究一个角色。我是土生土长的孟买人,对他们的语言和行为,还是有所了解的。”不管真相如何,阿米尔确实成功给自己染上了“痞气”,完全贴合人物要求。最终,他呈现出的就是一个穿着夸张服装、不拘小节、满口脏话的小流氓形象。

阿米尔早年塑造的一些角色,比较爱搞恶作剧,在那些角色身上,还是能找到穆纳的影子的。但是,出于剧本要求,他需要把这一特点更加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是其他角色没有要求的。剧本需要这个人物引起观众共鸣,这就要求阿米尔非常细致地表演。事实上,由于主线讲述一个新人女演员变成明星的过程,所以,阿米尔为了这部电影还特意收敛光芒,将镜头多分给了女主角乌尔米拉,就像他在《情牵一线》中做的一样。

尽管阿米尔和导演拉姆·戈帕尔·维马在《艳光四射》上映后产生了矛盾导致关系恶化,但是,阿米尔对这部影片从未质疑过。2000年,记者拉吉夫·马萨德写道:“尽管拉姆·戈帕尔·维马和阿米尔再也没有联系了,但是,他不得不肯定阿米尔对电影持有的热忱,他认为,阿米尔超出其他电影人的激情是最难能可贵的。”

一个小地痞爱上做明星梦姑娘的独特的爱情故事,在票房上创造了骄人的成绩。

《艳光四射》是拉姆·戈帕尔·维马在印地语电影界的巨大成功。之后,他又导演了几部取材于孟买下层社会,颇有创新意义的影片——《塞雅》(1998)、《印度黑帮》(2002)和《印度教父》(2005)。《艳光四射》捧红了女主角乌尔米拉·马东卡,而在其他电影28 里,她还是不为人知的新人演员。另外,这部电影也是音乐总监A.R.拉曼第一次涉足印地语电影。从这部电影起步,二十年来他又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印度电影歌曲,甚至凭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举斩获两座奥斯卡小金人。

《艳光四射》是阿米尔在90年代最重要的票房成功的影片之一,它在创造了商业价值的同时,也获得了艺术上的赞誉。尽管1995年印度电影观众奖将最佳男主角颁给了《勇夺芳心》的男主角沙鲁克·汗。《勇夺芳心》是1995年又一票房成功的影片,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印度电影的面貌。

不可否认,《勇夺芳心》有着巨大影响。然而,多次成功塑造各种角色的阿米尔,再一次被评审团忽略,这的确有些不公平。阿米尔本人并不信任这种评奖制度。《亚洲时报》的记者就询问阿米尔:“是否为再次错失印度电影观众奖最佳男主角而郁闷?”阿米尔说:“一点也不,因为这个奖项对我来说没什么特殊意义。印度电影界有很多奖项:银屏奖、印度电影观众奖等。但是,作为演员的我并不看重这些奖项,我真正看重的是观众是否喜欢我的《艳光四射》,金杯银杯,不如口碑。”

我认为,本片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自然之美。它是一部纯粹的印度电影,我并没有想让它成为冲击好莱坞的大片。

——导演达梅什·达山在《印度拉贾》拍摄记录中说,1996年

这是一部让你置身于童话世界的电影——人物也像是童话人物。同时,我也是第一次扮演这么情绪化的角色。

——阿米尔接受《印度快报》采访,1998年

导演达梅什·达山给印度观众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也是印地语电影中最常见的题材:穷小子爱上富家女。同时,他也尝试将童话故事融入现实成分,这一点展现于影片《印度拉贾》中,穷出租车司机拉贾(阿米尔·汗饰演)爱上了富家千金(卡瑞诗玛·卡普尔饰演)。但是,以往这类故事在男女主角终成眷属之后就结束了,而这部电影在他们结婚之后,才真正开始,展示了王子公主婚后的真正生活。在展示现实时,也适当加入了搞笑情节,而这些都是印度电影的特点。

达梅什导演从某些好莱坞经典影片中获得了灵感。电影中,男女主角相遇在仙境巴伦克,就是受到了《音乐之声》的启发。当然,影片主要还是受到了印度经典电影的影响,比如,使用狄里普·库马尔的经典影片《爱人》(1974)的插曲旋律。纳迪姆·沙万团队为本片作曲,他们曾经制作的《天堂》让观众久久不能忘怀。

阿米尔要从《艳光四射》中的小混混,变成《印度拉贾》中天真、固执,甚至有点沙文主义的出租车司机兼导游。影片一方面有拉贾无知的炫耀,一方面有卡瑞诗玛的教养和温婉。阿米尔的角色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卡瑞诗玛则更像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女神。阿米尔在1998年接受《印度时报》采访时说:“扮演一个像拉贾这样情绪化的角色,是我从未想过的。相对来说,《艳光四射》里穆纳的情感更加细腻,虽然他疯狂地爱着心上人,却没有勇气表白。拉贾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来自小地方,虽然目光短浅,但有他的骄傲。在他热情的目光背后,我们依然不难看出其世界观的狭隘。达梅什打算让我突破极限,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在尝试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

《印度拉贾》也为阿米尔提供了与库纳尔·赫姆合作的机会——两人是发小,曾在《情牵一线》中有过一次合作。

导演达梅什·达山为电影营造了一种和谐友好的氛围。在《印度拉贾》拍摄的纪录片中,阿米尔说:“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非常愉快,是我从影以来最难忘的一次,大家有很多难忘的瞬间。”除了欢笑,还需要有话题为电影的成功铺路,这就不得不提“阿米尔片场醉酒”事件了。《印度拉贾》中有一场戏:拉贾醉酒,大闹妻子生日派对。阿米尔是个非常较真的人,为了演出真实感,真的喝醉了来演这场。后来,阿米尔说:“我不是为了创造话题才喝醉的,只是我缺少醉酒这方面的经验,所以不得已而为之。我之前一直找不到感觉,醉酒戏太难把握,很容易用力过猛。和很多演员不同,有些戏码我的确不会演,恰巧这出戏又强调逼真,所以我只能借助喝酒来帮忙完成。”最终,这成了阿米尔在影片中最喜欢的一幕。

还有一件事被整个剧组津津乐道——阿米尔和帕拉姆德·穆图肢体冲突的那场戏中,阿米尔掐住他的脖子,但是,他力气用得太大了,导致帕拉姆德·穆图真的晕过去了几秒钟,如果晕厥的时间再长点,事态可能就严重了。阿米尔在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我完全入戏了,没有一点意识,完全被角色带走了,那一幕中,拉贾真的像疯了一样要掐死他。”

阿米尔和导演达梅什的关系也是本片的一大亮点。阿米尔拍摄《印度拉贾》时就说:“能够和达梅什合作我非常荣幸。我认为他是业内最有天赋的导演之一,他很勤奋,也很有才华。从导演电影到音乐安排,从演员表演到激发情绪,他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就是在拍摄这部电影期间,阿米尔请求达梅什导演《复仇的火焰》,希望为弟弟费萨尔的演艺事业铺路。

《印度拉贾》的拍摄和制作时间持续了两年,因此,全社会对其怀有极大的期待,对阿米尔更是如此,因为这是他1996年上映的唯一一部作品。上映首月,本片就一直独占各大院线,短时间内成了年度最佳影片。

虽然,有影评人不满于影片中的性别歧视29 ,但是,在90年代的印地语影坛中,《印度拉贾》能以纯娱乐方式探索一个重要命题,这一价值是不能否认的。主人公叫“印度拉贾”,这说明他不属于任何宗教或组织,只是一个印度人而已。他可以是任何敢于为了自己心爱的女神挑战上层阶级的人。

有一个经典片段:拉贾和卡瑞诗玛发现彼此的爱意,情不自禁地热吻。那一幕其实非常有挑战性,拍摄时气温接近零摄氏度,而且在下雨。好在这一勇敢表达爱意的桥段收获了巨大成功。爱情虽然是大部分印地语电影的主题,但在银幕上直接表现亲吻的却很少。在以往的电影中,如果主人公要接吻了,一般都会出现两朵花聚在一起挡住。

种种元素造就了《印度拉贾》,使之成为90年代影坛的常青之作,也助力其获得了各种电影奖项。《印度拉贾》包揽了印度电影观众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影片、最佳音乐监制、最佳男歌手五大重要奖项,同时还获得了银屏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戏剧人物四大奖项。在多次与影帝擦肩而过后,阿米尔终于获得了印度电影观众奖和银屏奖的最佳男主角,一举成为双料影帝。

然而,阿米尔对奖项已然丧失了兴趣,一项也没有接受。对此,他于1998年接受《印度快报》采访时曾说道:“这些奖项有太多不确定因素,而且,我不认为那些影视杂志机构有足够的资格来评奖。”自此,阿米尔不再参加任何印度电影颁奖典礼。

如果说《胜者为王》和《情牵一线》是阿米尔最具开创性的作品,那么《印度拉贾》则是90年代将他带往事业顶峰的作品。在《讲心不讲金》上映后,阿米尔的电影再一次登上了年度最高票房的宝座。在《艳光四射》之后,《印度拉贾》让他成了男演员中的票房保障。

阿米尔的道路和其他演员不同,但是,他也终于深得人心了。

《古拉姆》是我从业以来最好的作品。

——阿米尔接受《印度时代》采访,1998年

冰冷的铁轨伸向无尽的黑夜,远处,一列火车急速驶来。一位年轻的演员站在铁轨之间,突然迎面飞奔过去,和飞驰的火车面对着面。摄像机跟随着他转动角度,近了,更近了。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0迈,就差一点了……差一点就来不及了……他跳出来了!平安无事,火车再一次驶向无尽的黑夜。

阿米尔亲自在片场完成了这部戏中“跑火车”的拍摄。他在1998年接受《今日印度》的采访时说:“现在想想,我当时真蠢,但是,有时候就是这愚蠢的一闪念让你拍出满意的一幕。”

《古拉姆》受到1954年好莱坞经典电影《码头风云》30 的影响。本片原计划由马赫什·巴特出任导演,但由于他无法把精力集中在一部电影上面,最终由维克拉姆·哈特导演。四年前,他曾经导演过由阿米尔的弟弟费萨尔主演的一部非常失败的影片,但阿米尔还是决定和他合作拍摄《古拉姆》。

维克拉姆选择让阿米尔出演,其实是赌了一把。在接受1997年《印度电影观众》的采访时,他说:“阿米尔是当代最优秀的演员,他有很大潜力。但是,他的主要定位已然是爱情剧,就像《激情代价》一样,适合饰演感性化的角色。阿米尔看着不像动作型男星。如果他在剧中拍武打戏,比如腾空一脚,观众就会觉得有些别扭。但是,我还是把《古拉姆》里面偏重动作的男主角给了他,这和他以往塑造过的角色完全不同。”

从某种意义来讲,《古拉姆》涉及的内容和《艳光四射》相似,但是立意更高。和《艳光四射》一样,在《古拉姆》中阿米尔再次塑造了一个聪明的小混混。这一次,他不再是普通的小人物,而是深入孟买底层黑社会的一员。从装束上来看,他更像一个打手:皮衣、露指手套。在1998年一次《印度快报》的采访中,阿米尔分析了两个人物之间的不同:“当我签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知道也许有人会认为我是在重复自己。但是,我认为穆纳和希达德之间没有多少相似之处,虽然他们俩都是底层的小流氓。”

《古拉姆》讲述拳击手希达德在不知不觉中和自己的哥哥杰(拉吉特·卡普尔饰演)堕落进孟买的黑帮组织,凭借智慧和努力,杰混成了黑帮老大罗尼(沙拉蒂·瑟斯纳饰演)的左膀右臂。主人公希达德面对的最大冲突就是要在哥哥和爱人(拉妮·玛克赫吉31 饰演)之间做出选择。

与《艳光四射》不同的是,这一次,除了依靠孟买俚语和脏话增加痞气以外,阿米尔还要给角色带去黑帮的匪气。在他与查理(迪帕克·提久里饰演)那支皮衣摩托车队交手的场景中,他向查理叫板:“单挑?还是群殴?”一个匪气十足的希达德就跃然于银幕之上了。阿米尔因为理解了这个人物,才能如此贴切地诠释他。

说到演员,不得不提当时还是新人的拉妮·玛克赫吉。她接受拉妲·库布查达尼的采访时提到自己的表现:“我当时很害羞,我从没交过男朋友,就要和传说中的阿米尔一起演浪漫戏,自然很放不开。阿米尔托着我的下巴,很平静、很自然地说:‘看着我。’慢慢地,我就放松下来了。能够在早年和阿米尔合作,我实在是太幸运了,他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做我的老师。”

很明显,阿米尔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应该只关心自己的专业,一部好的电影,需要整个团队群策群力。所以,除了表演,阿米尔也关注影片的其他层面。他参与了这部戏十六幕的剧情设置,为电影筹备长达两年,还特意练出了拳击手身材。他听从导演的要求,在早上五点进行拍摄,因为导演说这是他声音最好的时候。为了拍电影的高潮部分,他坚持八天没有洗脸,以保持被打之后的“伤势”没有变化。他完全把自己奉献给了《古拉姆》。在影片即将上映时,阿米尔再一次确认,这就是自己从业以来最好的作品。32

这个角色之所以和阿米尔契合,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导演要求阿米尔亲自献声,演唱主题曲《共游肯达拉》。33 阿米尔告诉《印度快报》:“由于这首歌反映的是主人公的情绪,所以维克拉姆想让我唱。开始我很犹豫,因为每次只要我唱歌,家人就苦不堪言,逼我闭嘴。”

尽管如此,阿米尔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准备了两周之后,进入了录音棚。

《古拉姆》一上映就非常成功。虽然这是一部快节奏的动作剧,还带有传统黑帮电影的影子,但这也是维克拉姆·哈特最好的作品,就像大多数八九十年代的电影一样,影片包装简陋,但是,演员的表演非常出彩。

那首《共游肯达拉》风靡全国,就连拉妮也被称为“肯达拉女孩”。34 影片与拉妮的另一部作品《怦然心动》(1998)同年上映,两部作品的成功,使拉妮一举成名,跻身一线偶像女神之列。

《古拉姆》和《忠肝义胆》都是阿米尔早期的动作电影,凭借《古拉姆》的成功,阿米尔证明了自己有能力出演动作戏,那个穿着皮衣、匪气十足的打手形象深入人心。相对来说,《冷暖人间》中那个奶油小生的形象,开始慢慢淡出历史舞台,在阿米尔接下来的十年里,这样的角色很少见了。

每一部作品都对我颇有裨益,不论我在其中表现如何。可以说,每一部作品教给我的东西,都能让我在下一部电影里表现得更好。

——阿米尔接受《印度》杂志采访,2001年

尽管20世纪90年代阿米尔有很多红极一时的作品,但这些作品的影响并不深远。当时的阿米尔,很容易被一部电影的成败所影响。

当时,有一部电影在筹拍之初就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这就是《传统》(1993)。在当时看来,阿米尔选择出演这部电影是正确的。本片导演雅什·乔普拉,也曾导演过多部经典作品:《与时间赛跑》(1965)、《墙》(1975)、《有时有时》(1976)、《三叉戟》(1978)、《希尔希拉》(1981)和《一生与瞬间》(1991)。很可惜,《传统》却票房惨败。

尽管很多人都盯着《传统》的失败,阿米尔却在《印度》杂志中表示:“有人说,作为导演,雅什·乔普拉未能赋予这部影片生命。但是,对我而言,这部电影教给我很多。能够和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导演一起工作,也是非常难得的经历。”尽管两人因为《恐惧》有过分歧35 ,《传统》的票房也不佳,但阿米尔从未看轻这部作品。

当时阿素托史·哥瓦力克已经成了导演36 ,他和阿米尔合作了《忠肝义胆》(1994),阿米尔扮演一名突击警长,这是他的第一部纯动作片。

为了这部电影,阿米尔做了很多努力,最著名的就是他首次尝试反串表演。很可惜,这部影片也未能获得成功。阿米尔认为本片失败的原因比以往更加复杂,他在1998年接受《亚洲时报》采访时说:“《忠肝义胆》和《孟买之恋》(1995)几乎是同时上映的,后者是近十年来最成功的电影之一。遭遇强大的对手,导致《忠肝义胆》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这一点上,制片方负有一定责任。”但是,他依然觉得自己在片中表现得不错。1996年,他在《印度电影杂志》中表示:“我觉得《忠肝义胆》并不差,尽管我并未表现出最高水平。现在再看这部电影,我也依然觉得我把阿马尔·达吉塑造得不错。”《忠肝义胆》是阿米尔第一次出演阿素托史导演的电影。

就在各大导演争相为阿米尔提供影片邀约时,阿米尔和堂兄曼苏尔·汗有了第三次合作——《激情代价》(1995),这是阿米尔从浪漫爱情剧转向社会情感剧的一大力作。在扮演了多年的大男孩后,阿米尔终于扮演了一次年轻父亲。

上映时,《激情代价》作为一部情感细腻真挚的作品,在艺术方面得到了广泛好评。很可惜,本片在票房上未能延续两人以往合作作品的成功。在1997年《印度时报》的采访中,阿米尔说:“《激情代价》之后,我遇到了很多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他们也不是所谓的‘高层次观众’,都是一些普通人。比如来自本杰比的几位货车司机就告诉我,他们都喜欢这部电影。除此之外,作为演员的我也很喜欢《激情代价》,也许它不像《艳光四射》和《印度拉贾》那么好,但是,它绝对不是烂片,也是赚钱的电影。”

这一时期,阿米尔和英德拉·库马尔又合作了两次。《讲心不讲金》的巨大成功之后,两人又合作了《真爱无敌》(1997),这是典型的英德拉式娱乐电影,和《讲心不讲金》一样,本片由四位影星阿米尔·汗、玖熹·查瓦拉、阿杰·德乌干和卡卓尔强强联手。但是,《真爱无敌》的呈现效果和阿米尔的预期并不一致,这让他有些困惑。在一次接受电影记者拉吉夫·马萨德采访时他说:“我对《真爱无敌》的拍摄不太满意。尽管很多场景都很搞笑,但是整体效果有些问题,我总觉得剧情不应该是这个走向。”不管怎么说,仍然有很多观众喜欢这部电影。

和《讲心不讲金》《印度拉贾》一样,《真爱无敌》是阿米尔90年代最成功的电影之一。接下来的几年中,《真爱无敌》的搞笑桥段和武打场景还不时被其他电影借鉴,可见其影响。

在《真爱无敌》之后,阿米尔和英德拉又有了第三次合作——《终成眷属》(1999),这次的角色有很大转变。阿米尔告诉《印度时报》的记者:“我因为在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已经多年没有拍出浪漫的电影了,所以当英德拉给我这个剧本时,我很喜欢就接了。这个角色对我来说有些新鲜,他到处和人调情,不断更换恋爱目标。我之前从未演过这种大众情人式的角色。”

英德拉抛开他擅长的纯娱乐喜剧,骤然转拍深沉催泪的情感剧,而并没有太多观众买账,影片的票房也没有达到预期。但是,无论是阿米尔作为演员来说,还是英德拉作为导演来说,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尝试。

在阿米尔的《印度拉贾》取得巨大轰动时,还有一部作品在酝酿中。1994年,阿米尔的父亲塔希尔·侯赛因试图用一部影片推阿米尔的弟弟费萨尔一把,但没有成功。后来,阿米尔做出第二次尝试,他在拍摄《印度拉贾》时,就邀请导演达梅什·达山执导《复仇的火焰》(2000),自己担任主演,并让费萨尔参演。

在《复仇的火焰》的票房大溃败后,费萨尔和达梅什几乎要终结影视生涯了,只有阿米尔能够在短时间内就从这次滑铁卢中东山再起。几年后,达梅什才凭借另一部影片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在回忆这件事时,他说:“《复仇的火焰》完全是基于某些感情原因才拍摄的。因为《印度拉贾》,我的事业进入顶峰,却儿戏待之。虽然我凭借最新的影片再度回归,但对《复仇的火焰》的失败仍然心有余悸,它让我的事业几乎从头再来。这是我个人的失误,算是《印度拉贾》的成功带来的副作用吧。阿米尔想为自己的弟弟费萨尔拍部电影,我因为被阿米尔在《印度拉贾》中的表现所打动,就没法拒绝。但是很可惜,天不遂人愿。”

90年代中,阿米尔对另一部影片抱有最高期待值,就是最终未能问世的《时间机器》。这是一部科幻题材的影片,原计划由阿米尔和当时印度最有国际影响力的导演谢卡合作。在拍摄出现问题后,阿米尔甚至不惜换导演也要完成拍摄,但可惜最终也没有如愿,该片最终成了一部本可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流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