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 > 真话,不是谁都敢讲的 >

真话,不是谁都敢讲的

面对上级的错误,袁隆平完全可以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他没有。为了修正上级主管部门的失误,为了将失误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袁隆平用了一个虽曲折但却有力的办法……事实证明,正是因为袁隆平仗义执言,才使一场减产的大灾难得以及时避免。

1980年9月,中国科学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在长沙农业科学院共同举办了首届国际杂交水稻育种培训班。袁隆平当时是主讲,他负责给学员们上杂交水稻育种方面的课程。

这些学员分别来自印度、泰国、孟加拉等国家和地区。他们在这里接受培训,毕业回去后便成了世界各国水稻杂交育种方面的专业人才。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从1999年起,我国商务部将国际水稻培训班正式作为援外的项目,袁隆平不辞辛苦,连续开办了40多期培训班,先后为5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2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骨干。

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学,广收门徒,收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为继承、发展和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教育主张是要培养内在素质、外在表现和谐统一的君子,使人知礼、义、廉、耻,并儒法天下,至世界大同。

袁隆平开班授课,不分白色、黑色或者是黄色人种,可谓有教无类。他的这些外国弟子回国后,都种出了金灿灿的水稻,解决了几百万、上千万老百姓吃饭的问题。两相比较起来,孔子是用思想改变世界,而袁隆平是用粮食改变世界。

任何事情都有反复,这就好像起伏的波浪,有波峰就有波谷。由于1984年农业大丰收,到了1992年的时候,我国又突发卖粮难的问题。

卖粮难,其原因错综复杂。比如当时江西和湖南都紧挨着广东,前两个省出现了卖粮难,可是广州市场上进口的泰国米却大行其道。粮食与其他商品还存在着一个转换的问题,比如一斤粮食可以酿四斤酒,四斤粮食用在饲养业可以变成一斤猪肉,粮食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当时粮食虽然过剩,而肉、蛋、奶等商品的供应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很显然,国内的粮食转化环节存在着问题,粮食过剩只是一种结构性的过剩。

当年有些人的眼光却看得不够长远,他们在某部委主办的一份报纸上撰文,将粮食过剩、农民卖粮难的矛头纷纷指向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他们说杂交水稻是“三不稻”,即“稻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这可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面对当今世界耕地逐年减少、国外纷纷闹起粮荒的不利局面,国内却出现了大谈粮食过剩的谬论。

粮食过剩的言论在社会上蔓延,许多农民开始考虑来年是否继续种粮。作为一个有良心的公民,作为一个对国家重大战略肩负特殊责任的科学家,袁隆平连夜奋笔疾书,向《人民日报》写下了一篇关于粮食是否过剩的署名信:

编辑同志:

最近社会上流传杂交稻米质太差,有人贬杂交稻为“三不稻”,说什么“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果真是这样吗?我想用事实来回答。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公斤左右。1976~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公斤。由此可见,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叫“汕优63”,它是杂交稻。近几年每年的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公斤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

的确,在我国南方生产的稻谷中有相当一部分米质较差,这主要是双季早稻。目前积压的稻谷以及历年来粮店出售的大米,大多数为这种早籼稻。据统计,1991年长江中下游各省市杂交早稻面积为2085万亩,只占双季早稻总面积的23%。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粮店偶尔出售这种稻米时,则出现排长队争购的现象。而杂交稻就占双季晚稻和中稻的80%左右,产量占90%以上。因此,说杂交稻属劣质米与事实不符。

其实,杂交稻、常规稻与任何其他作物一样,品种不同,产量和品质也会有差别,有的甚至差距悬殊。一般地说,大多数杂交稻品种的米质属于中等,其中也有个别品种米质较差,但绝不能以个别品种的优劣,来概括一般。

1991年12月,广东韶关市农业局召开了一次稻米品质鉴定会,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80多人参加,参鉴品种共6个,其中两个进口优质米,两个广东的名牌优质米,两个杂交稻品种,采取编号保密和无记名打分投票方式进行鉴定。结果,名列榜首的是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香优63”。这个事实生动地说明杂交水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绝不是什么“三不稻”。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

《人民日报》的编辑接到袁隆平这封言语朴实、论据清楚的署名信后,极为重视。该报社的编辑给这封署名信加上了“杂交水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的标题,并于1992年6月18日在《人民日报》第二版全文登出。

袁隆平的署名信发表后,那些攻击“杂交水稻”的言论就好像阳光下的残雪,很快就销声匿迹了。袁隆平敢说真话、敢于为真理疾呼的高贵品格,也再一次为世人所赏识。

时隔不久,袁隆平不畏权力、敢于坚持真理的高贵品格,又一次让人激赏不已。

1993年冬天,湖南省农学院采取遗传工程技术,将玉米的一段基因导入了水稻之中。这种水稻稻秆很粗,叶片宽阔,很有玉米的特色,被研究人员命名为“玉米稻”。

当时袁隆平和十多名专家对这种“玉米稻”进行了学术鉴定,并作出“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举,为未来的杂交水稻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培养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种资料资源”的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只是实验的总结,绝非可以大面积种植的推广书。省政府的领导听说了这个优质品种后,基于让全省水稻大富增产的美好设想,便召开了一个全省的干部会议,准备在全省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稻”。

袁隆平得到消息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种违背科学的操作,实在是具有极大的风险性。他顶着压力,写了一篇《对大面积推广玉米稻要持慎重态度》的短文,然后让谢长江拿到《湖南日报》报社去发表。可是不到两个小时,袁隆平写的这篇文章因为和省领导意见相悖,便被报社带着歉意给退了回来。

杂交水稻实验中心的有关人员都劝袁隆平,说:“‘玉米稻’是农学院搞的项目,又得到了省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们可是我们的兄弟单位,您这篇等于拆台的文章一发表,农学院的科研人员会怎么看我们?”

袁隆平拍案而起道:“推广一个新‘稻种’,必须要进行小面积试种,现在‘玉米稻’没有经过试种关便要大面积推广,这不仅要冒很大的风险,也是对老百姓不负责任的表现!”

最后,袁隆平写的材料通过湖南省农业厅,以“湘农业函(1993)种字113号”的公函形式,发到了湖南全省的各级农业、种子和技术推广站等部门。

袁隆平在这篇短文中这样写道:

对大面积推广“玉米稻”要持慎重态度

湖南农学院用幼芽浸泡法将玉米的DNA片段成功地导入了水稻,育成具有某些玉米特征的“玉米稻”,取名遗传工程稻。这种“玉米稻”具有类似C4植物的高光效特点,主要表现在穗大粒多,结实率很高和子粒饱满充实。因此,“玉米稻”的育成是科研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为水稻育种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新资源。

但是,“玉米稻”也存在较大的缺点,主要是株叶形态不好,植株松散,叶片宽长而披,不仅造成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不良,降低群体的光合效率,而且还严重限制了有效穗数的提高;所以它的实际产量并不高。我省1993年区试结果,玉米稻的产量在6个点中有5个点居末位,一个点倒数第二位;晚稻区试种也名列倒数第二;在我院试种的0.8亩“玉米稻”,亩产仅300公斤。基于此,我认为目前要把玉米稻推向大面积生产还为时过早,必须对它作进一步改良。

近来,全省各地来人来函反映,1994年要大面积推广玉米稻的劲头很大,来势很猛。为此,我郑重建议对此要持慎重态度,应严格按照推广农作物新品种的科学程序办事,绝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先行小面积试种示范,待确证在当地能获得高产后,再大面积推广,以免给我省粮食生产和广大农民带来巨大损失。

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

1993年12月30日

这篇短文以公函的形式发出后,就好像一盆凉水,让那些被“玉米稻”冲昏了头脑的人很快就清醒了过来。可是也有一些坚决执行上级命令的领导,他们不顾科学的规律,在本地强行推广了“玉米稻”,结果造成了大面积的减产。

湖南农学院的领导当时对袁隆平署名反对推广“玉米稻”的公函也有意见,可是当“玉米稻”大幅减产,农科院面对稻农几百万元的索赔时,他们这时才清醒地意识到,袁隆平这是“拯救”了他们,不然他们面临的赔款,可就不是几百万这么简单了,也许是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