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 > 雕塑,农民自费为袁隆平刻像 >

雕塑,农民自费为袁隆平刻像

袁隆平连续开设了近50期杂交水稻培训班,他的学生遍布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杂交水稻结出的金灿灿的稻米,让这些国家的老百姓摆脱了饿肚子的痛苦生活。

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百姓,因为种植杂交水稻致富,为了感谢袁隆平,他竟找上门来。他对袁隆平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想讨几张袁隆平各个角度的照片,他要自费为袁隆平雕刻一尊石像,并当“米菩萨”一样供奉起来。袁隆平面对这个要求,他会怎么办?

袁隆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袁隆平曾经开设过近50期杂交水稻培训班,还为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培训了2000名左右的技术人员。1985年的时候,袁隆平应学院要求,编写了《杂交水稻简明教程》一书,同时翻译成了英文,并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后来这本书又经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多种语言出版,发行到了40多个国家。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选择了15个发展中国家,并给这些国家提供经费,用以推广杂交水稻,解决这些国家的粮食短缺问题。

袁隆平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首席顾问,帮助这些发展中国家自然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和受聘的十几位专家一起,先后赴埃及、越南、菲律宾、缅甸和孟加拉等国,对当地的杂交水稻种植进行技术指导。

巍峨高耸的埃及金字塔,千姿百态的缅甸蒲甘佛像,风景奇绝的越南下龙湾,还有充满了热带风情的非洲大草原。这些国家美丽的景色袁隆平无暇欣赏,可是这些国家的稻田中,处处留下了袁隆平忙碌的身影。

菲律宾是一个全民吃稻米的国家,虽然当地拥有良好的气候、肥沃的稻田,可因稻种不佳的缘故,每年种植的水稻基本不够本国国民消费,所以菲律宾始终是一个稻米进口的大国。

1998年,伊斯特拉达就任菲律宾总统后,一直将实现本国的粮食自足作为自己的施政目标。他指出:“菲律宾的稻米产量没有理由不能超过邻国!”

中国和越南两国通过种植杂交水稻,已经成功地解决了本国人民吃饭的问题,越南还彻底地将缺粮国的帽子丢掉,并由稻米进口国变成了稻米出口国。

伊斯特拉达总统的意思很明确:菲律宾没有理由不改变自己,本国的国民也不应该再挨饿下去了。伊斯特拉达的继任者阿罗约继续大力支持菲律宾发展杂交水稻事业。

阿罗约总统为此曾经五次接见袁隆平,并亲手为他颁发了“拉蒙·麦格赛赛奖”,以表彰袁隆平为菲律宾发展杂交水稻作出的巨大贡献。

对于领奖,还有一个令袁隆平感触很深的事情。1997年8月,袁隆平去墨西哥参加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的国际讨论会,并被授予先驱科学家的荣誉称号。这次会议有60多个国家、600多位科学家参加,其中12位是中国科学家。袁隆平因为签证的关系,在举行仪式的头一天下午才迟迟地赶到。袁隆平赶到墨西哥之后,那些中国科学家不由得喜出望外,他们齐说:“袁老师您终于来了,我们急死了,您来了之后,我们中国科学家在大会的地位也就提高了!”

中国科学家们之所以如此欣喜,是因为大会将有五人被授予先驱科学家称号,除了袁隆平,其余四人都是美国人。那一刻,袁隆平深深体会到,荣誉不仅属于个人,更是属于整个中国。

袁隆平曾经这样说过:“很多荣誉、奖励,我根本没有去领取,但有的荣誉是必须去的。比如西方国家主办或参与的,只要我有时间,我都会去的,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个人,更重要的是国家与民族,我可以利用好这样的机会多宣传自己的国家。”

阿罗约总统在“拉蒙·麦格赛赛奖”的颁奖仪式上这样盛赞袁隆平:“杂交水稻方案已成为菲律宾粮食安全的主要部分,假如样样就绪,可能在2008年,我们的大米产量便能自给自足,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选择的15个发展中国家里,种植杂交水稻面积最大的有两个国家,一个是越南,另外一个是印度。

越南和我国接壤,整个国家吃大米的人数有六七千万。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已经达67万公顷之多,杂交水稻的产量比常规的水稻产量增产40%,为保证越南的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引种到越南之后,长势良好,当年就增产1亿公斤。越南由原来的粮食进口国,一跃成为继泰国之后的第二大稻米出口国。2002年5月,时任越南总理潘文凯授予了袁隆平“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徽章,以表彰他对越南杂交水稻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印度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稻米更是该国传统的主食,有七八亿人的饭碗里离不开稻米。印度的农村虽然有着悠久的种植稻米的传统,可是当地的稻农缺少种植技术,稻米产量很低,完全停留在靠天吃饭的被动境地。

印度需要高产的杂交水稻,更需要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生产技术。1992年7月28日,袁隆平来到了印度,他惊喜地发现,在斯瓦米纳森博士的带领下,印度早已经在全国推行了杂交水稻。印度是发展中国家中种植杂交稻最积极的国家之一。这首先要得益于袁隆平曾经为印度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员,以及能给当地稻农带来丰收的杂交稻种。

当时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组织给袁隆平的待遇很高,不仅让他住五星级宾馆,而且还有一天500多美元的高薪。FAO组织本想安排袁隆平在那里指导三个月到半年的杂交水稻栽培工作,可是当时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正在搞两系法的公关,袁隆平心系国内,五星级宾馆、超高的薪水,这些都留不住他。袁隆平只在印度工作了三个星期,便匆匆地坐飞机回到了长沙。

袁隆平在1992年到1993年间,曾经三次去印度指导当地的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到20世纪末的时候,印度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0万公顷,使印度往稻米自给自足的目标又稳稳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世界粮食奖设立于1986年,由美国世界粮食奖基金会每年颁发一次,授予“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数量充足的粮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2004年的世界粮食奖颁奖仪式于10月14日在美国的“玉米和大豆之乡”爱荷华州的德梅因市举行。

鉴于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增产所作的突出贡献,2004年的“世界粮食奖”的桂冠就被授予了袁隆平。世界粮食基金会在袁隆平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

袁隆平教授有30多年研究水稻的宝贵经验,他为促使中国由粮食短缺转变为粮食充足供应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正在从事的“超级杂交稻”研究,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解除贫困,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他的成就和远见卓识,还营造了一个粮食更为富足,粮食安全具有保障的更加稳定的世界。同时,袁隆平教授致力于将技术传授并应用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10多个国家!

授奖官员还表示,2003年是联合国国际水稻年,授予这位水稻科学家世界粮食奖显得尤其重要,因为目前稻米是大约30亿人的主要食物。

袁隆平将获得的12.5万美元奖金捐献给“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用于支持我国农业科技研究。

几乎每个见过袁隆平的人,第一眼的印象都是袁隆平看起来比农民还像农民。那些因水稻致富的农民们都毫不客气地把袁隆平当作他们的老大哥。这种亲切感、归属感,绝非是每一个科学家都能享受得到的。

伟大而又平凡,这就是袁隆平。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塔水村,有一个农民叫曹宏球。曹宏球是个地道的农民,他出生在1960年,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伴随着曹宏球童年记忆的,便是缺粮、饥饿和营养不良。

曹宏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自家的水田里种上了杂交水稻。金灿灿的稻谷换来了“咔咔”响的票子,曹宏球终于发家致富了。他在1995年过春节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特意在自己家的门口贴上了一幅对联:发家致富靠邓小平,粮食丰收靠袁隆平。横批是:盛世太平。

曹宏球为了表示对袁隆平的崇敬之情,决定拿出自己的积蓄5.8万元,请人为袁隆平刻一尊汉白玉雕像。为了完成这个计划,他给袁隆平写了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

尊敬的袁先生:

我是一名农民,出生于天灾横行的1960年,差一点饿死在襁褓之中。我们家乡在推广您发明的杂交水稻之前,我没吃过一顿饱饭。是邓小平给我们送来了好政策,您又给我们送来了好种子,使得我家如今不仅衣食无忧,住上了小楼,还有五六万元的存款。我今天给您写信,就是想向您表达我,以及我全家对您的崇高敬意和感激之情。我相信,在这一点上,我们全家人的感情,可以代表全中国许许多多个农民家庭。

我母亲信佛,常年礼拜观音菩萨,也敬拜神农炎帝。她老人家教导我们,有了钱要修桥补路,乐善好施。我积蓄了一些钱,可如今我们村的路和桥都修好了,施舍别人的事我也做了不少,因此,我想用现有的积蓄,请人塑一尊您的汉白玉雕像。全家人都很赞成我这主意。我母亲尤其支持,她说,修菩萨是善事,袁先生就是“米菩萨”。请您不要误会,我的本意,并不是把您当成菩萨来修的,而是为了纪念您的功德,使我们全村、全镇的农民子子孙孙,都不会忘记是谁使我们吃上了饱饭……为此,我请求您赐给我几张不同角度、不同姿势的全身照片,以便我请合适的工匠,参照您的照片进行雕塑……

袁隆平一边看信,一边摇头,因为他深深知道农民兄弟插秧种稻,打谷卖钱,实在是不容易。曹宏球手里有了钱,应该扩大生产才对,怎么能给他雕像呢?他提起笔来,给曹宏球写了一封回信:

曹宏球先生:

来信收悉,谢谢你的好意。你和许多农民的心愿,是对我和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最高嘉奖、鼓励和鞭策,在我看来,这比诺贝尔奖更荣耀。你们的这份情意我领了。但我为国家和人民,作了一点贡献那是应该的,不值得你们如此敬仰和崇拜。从你的来信看来,你家虽有一些积蓄,但尚不算很富有。因此,我建议你把钱用到扩大再生产上去,好进一步发家致富。倘若你一定要积德行善,社会上也还有很多公益事业可做。请你务必不要把钱浪费在为我塑什么石雕像上,我实在承受不起你的这般厚爱。请你尊重我的意见,并恕我不给你寄照片。

顺祝

阖家安泰

袁隆平

但是曹宏球认定了一个道理,就偏要走下去。曹宏球来到长沙,最终还是从邓哲的手中“骗”走了几张袁隆平的照片。

1996年10月,曹宏球带着全部的积蓄5.8万元来到河北。他接连参观了几家石雕厂,可是对于一些小厂子的石雕手艺,曹宏球都不甚满意,最后经人指点,他来到曲阳县园林艺术雕刻厂。

园林艺术雕刻厂是一家大型的雕刻厂,这个雕刻厂里的师傅曾经雕过海南三亚的海滨景点石雕,还曾经雕刻过天安门前的汉白玉石龙。曹宏球看到厂里精美的石雕,便提出了想雕刻一尊袁隆平汉白玉石像的要求。雕刻厂的业务员却告诉他,雕刻这尊石像,至少也要30万元。

曹宏球所带的5.8万元,只够全款的五分之一。眼看自己的愿望将要落空,他心头一急,直接找到了厂长。雕刻厂的厂长听罢情况,深受感动,他当即拍板道:“袁隆平可是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我也在吃,为他雕像,赔钱也干!”

园林艺术雕刻厂的厂长,只收了曹宏球4.8万元,随后他们精选了一方上等石料,并请曾为天安门雕塑石龙的卢进桥师傅,开始精雕袁隆平这尊汉白玉石像。

经过卢进桥师傅四个多月的精心雕琢,一尊栩栩如生的袁隆平雕像终于面世了,只见他蹲于田埂,手捧稻穗,满眼皆是深情凝视的神情——那目光真的很深,深深的目光中,有对青年一代育种人员的期许;那目光真的很远,长远的目光中,有对杂交水稻未来发展之路的思索……

这尊袁隆平的石像总高“一米又六”,是“有米又有肉”的谐音。

这尊石像披红戴花被汽车运到了郴州,镇政府的领导亲自带队,并派了三辆专车,将雕像送到了塔水村,乡亲们闻讯赶来,他们在石像前放起鞭炮,热闹得就好像过年一样。村里的男女老少,一起争看“米菩萨”的雕像,村民们都说:“袁隆平解决了那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救了那么多人的命,做了功德无量的善事,将来是要成佛成仙的!”

曹宏球为袁隆平雕塑石像,表达了一个农民兄弟对农业科学家的由衷感激。